本片上映時距離柏林墻倒塌只有一年,東歐劇變正在進行,如此題材未免有“和平演變”的味道,果然全片讓我最著眼的地方在于拼貼式嵌入以現實影像還原“布拉格之春”的片段,以及蘇聯鎮壓之前捷克的西化程度也通過酒吧爭斗的一幕表現出來。但相比于原著將人性思考、社會內涵揭示等寓于哲理思辨,本片著重刻畫的兩性關系及以此延伸至個人命運在特定歷史與政治語境下的表現,未免少了些原作的精髓。 P:象征性解放、愛與自由的嬉皮士薩賓娜去了美國,以及插入《hey jude》《that'll be the day》都是我喜歡的歌曲。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