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勝收卻布滿瑕疵的藝術品。 如能理解電影是同性愛欲世界的微縮景觀,或許會原諒舞臺感過重的奇觀式布景與臺詞——以及作為導演遺作未滿的電影本身由此在熒幕外生成的奇觀:即便是Fassbinder也是需要原諒的。光影與其含有情色暗示,毋寧干脆是春夢一場:劇本結構與視聽呈現一并如夢似幻的散漫、混沌,有時冗長乏味、有時不知所云。 也許Querelle兄弟一體兩面存在于Freud式的夢境中——或者死走逃亡傷的所有過場人物都是在夢境中被揚棄的Querelle,這場精神上的自我否定之旅最后只留下身份徹底遺失:應襯無時不縈繞耳畔的“each man kills the thing he loves”,王爾德的“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http://t.cn/EInTsDX)”一時遂成為表達的題眼。 怯魅的掙扎到最后過于拖沓,配樂化作背景音又太嘈雜,一些枝節沒能更好的兼顧觀賞性和表達力。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