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阿巴斯的創作序列,《Through the Olive Trees》絕對是最浪漫化的一部;尤其影片結尾,男主跟隨女主穿越過樹林的長鏡頭,定格住了人生最美好也最短暫的情愛一瞬,他歡快地跑回樹下,想必也達成了他矢志不渝和不懈努力的追求;而電影本身對電影創作過程的片段性復刻,頗有種“元電影”的意味;《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兩位小演員,窗外客串橋段,略有驚喜之感;作為“柯蓋爾三部曲”的第三部,阿巴斯在形式和內容上,與前兩部做了某種關聯穿插;而那個御用名字“侯賽因”,再次出現;拋去所有元素和外殼,內芯竟然是一部窮小子跨越階級關系,勇敢逐愛故事;這種發生在二元性別間的“我追求你”的故事,多少帶有些浪漫化的泡沫色彩;另外,影片依然是阿巴斯所擅長的氛圍影像,大量寫意鏡頭,紀錄片形式質感,直逼電影本體論討論;
用戶評論